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卷首语
文献摘要:
二十世纪的海上书坛声势之宏大、影响之深远,将其置于悠久的书法史上,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作为一座城市、一个时段,近现代书坛领军人物大多在这里驻足,呈现出人才空前云集、书风异彩纷呈的鼎盛局面.特别是在碑体书风笼罩下,在上海形成了以沈尹默、白蕉、潘伯鹰等为代表,专师"二王"的书家群体,他们奋力自振,起帖学于衰敝,令海上书风显得不拘一格. 本期所载沈尹默先生《匏瓜庵谈艺录》系首次公开面世,文中记述了其与谢稚柳先生有关"历代书法艺术和书法家"的谈话,时间是在1956年前后.抗战时期,谢稚柳在重庆任监察院院长于右任的秘书,沈尹默为监察委员,两人曾同住陶园监察院宿舍,抗战胜利后同返上海,沈尹默住海伦路,谢稚柳住瑞康里,对巷而居,故常来常往,诗书挚友,无话不谈.篇末云:"夜来风起,有星游于长空,排檐寂历,柴门旷荡.援笔以记之,非欲传与人观,俟日明焚之可也."虽寥寥数语,作者彼时情景如在目前.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卷首语)[J].书法,2022(03):前插1
A类:
衰敝,常来常往,援笔
B类:
卷首语,二十世纪,上书,书坛,声势,宏大,书法史,近现代,代书,领军人物,驻足,空前,云集,书风,异彩纷呈,鼎盛,笼罩,沈尹默,白蕉,二王,书家群,奋力,自振,帖学,不拘一格,本期,所载,谈艺录,面世,记述,柳先生,书法艺术,书法家,谈话,抗战时期,监察院,院长,于右任,秘书,监察委员,同住,宿舍,抗战胜利后,海伦,瑞康,故常,诗书,挚友,无话不谈,夜来,来风,长空,柴门,人观,寥寥数语,彼时,如在
AB值:
0.5341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