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风沙流吹袭对油莎豆和大豆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了解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和大豆(Glycine max)幼苗对风沙流吹袭的生理响应.[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科尔沁沙地利用野外便携式沙风洞模拟风沙流吹袭,设置0(CK)、7、10、15 m/s 4个风沙流吹袭强度,分析风沙流吹袭对油莎豆和大豆幼苗膜质过氧化、保护酶系统以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在风沙流吹袭的胁迫下,油莎豆和大豆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发生了膜质过氧化损伤.油莎豆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15 m/s风沙流强度下分别为62.6、62.5、27.1 U/g,相较7 m/s风沙流强度显著增加(P<0.05);大豆幼苗3种保护酶的活性在15 m/s风沙流强度下与对照(CK)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油莎豆幼苗的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随风沙流吹袭强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大豆幼苗的脯氨酸含量与对照(CK)相比显著增加(P<0.05),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风沙流胁迫有效地激活了油莎豆幼苗的保护酶系统,起到了缓解膜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大豆幼苗的保护酶对风沙流胁迫的响应非常有限,未发挥保护作用.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共同在油莎豆幼苗中发挥了渗透调节作用;大豆幼苗中发挥渗透调节作用的主要是脯氨酸.
文献关键词:
风沙流;油莎豆;大豆;膜脂过氧化;保护酶;渗透调节物质
作者姓名:
王立龙;段育龙;任伟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兰州 730000;中国科学院奈曼沙漠化研究站,内蒙古通辽 028300;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立龙;段育龙;任伟-.风沙流吹袭对油莎豆和大豆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J].北方农业学报,2022(05):60-66
A类:
B类:
风沙流,吹袭,油莎豆,大豆幼苗,生理特征,Cyperus,esculentus,Glycine,max,生理响应,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沙地,便携式,风洞模拟,保护酶系统,渗透调节物质,胁迫,过氧化损伤,中超,过氧化氢酶,CAT,POD,Pro,可溶性糖含量,随风,脯氨酸含量,渗透调节作用,膜脂过氧化
AB值:
0.1722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