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西部欠发达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及对农民增收效应研究
文献摘要:
自2005年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概念以来,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已经取得瞩目的 成绩,本文就西部欠发达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及对农民的增收效应展开研究.基于2009-2019年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首先,利用变异系数法在四个维度九个指标下对西部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进行量化.普惠金融指数显示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迅速,农村居民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不断提高,但广西、云南两地普惠金融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其次,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显著提升农村居民收入,但第三产业比重的加大会对普惠金融的增收效应产生负向调节作用;2.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呈"U"型关系;3.普惠金融对农民的增收效应在低收入人群中作用效果更大,而对农村高收入人群作用效果不明显.最后,文章建议应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建设、加大欠发达地区的帮扶力度、完善普惠金融体系和传导机制和优化产业结构,防止返贫困和收入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
文献关键词:
普惠金融;农村居民收入;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增收效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廖东声;沈宇锋
作者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廖东声;沈宇锋-.西部欠发达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及对农民增收效应研究)[J].经济论坛,2022(02):120-131
A类:
B类:
西部欠发达地区,普惠金融发展,金融发展水平,农民增收,增收效应,变异系数法,九个,普惠金融指数,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两地,金融水平,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农村居民收入,第三产业,城乡收入差距,低收入人群,高收入人群,群作用,金融体系,传导机制,防止返贫,两极分化,分化现象
AB值:
0.2050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