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监督泛化与县域治理困境的形成逻辑
文献摘要:
新时代县域治理中的监督主体数量大幅增加,扩大到包括专事监督问责的常态机构、围绕中心工作临时设置的监督机构以及监督权逐渐膨胀的业务部门在内的其他县域行政组织."监督泛化"已成为监督下乡在县域治理实践中的普遍趋向.所谓"泛化",即原先的特定领域边界变得模糊而形成的一种向外扩张渗透的开放状态.监督对象的泛化,促成属地责任的滥用,导致基层干部陷入被高强度反复动员的困境.监督标准的泛化,弱化了监督工作的治理实效,导致形式主义泛滥.监督意义的泛化,造成监督问责的刚性化,以致避责行为在乡镇政府内部蔓延.监督泛化引致县域治理困境的深层原因,在于控制权的过度上收.让控制权回归收放自如状态,关键在于确保监督权的适度行使,促使监督下乡运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文献关键词:
监督下乡;泛化;县域治理;基层治理现代化
作者姓名:
冯川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川-.监督泛化与县域治理困境的形成逻辑)[J].人文杂志,2022(11):72-81
A类:
B类:
县域治理,治理困境,形成逻辑,代县,监督主体,专事,监督问责,中心工作,监督机构,监督权,业务部门,行政组织,监督下乡,治理实践,原先,特定领域,属地责任,基层干部,监督工作,形式主义,泛滥,刚性化,避责行为,乡镇政府,引致,深层原因,控制权,上收,收放自如,运作机制,基层治理现代化
AB值:
0.3936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