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无子"问题与社会、家庭应对策略——以民国之前文献为中心
文献摘要:
中国近代之前,已婚夫妇"无子"问题深受家庭和社会关注."无子"含义有多种,其核心是已婚夫妇"无儿子".在男系传承、家庭养老为主的时代,"无子"使家庭的基本功能履行受阻.官方和民间为此采取了诸多预防和弥补措施,婚姻方式上一夫一妻为主导、妾为补充的制度就是应对少子、无子问题的措施之一.对终身无子者,立嗣过继成为又一弥补措施.无子有女者以女招赘、以甥为嗣以及收养异姓之子的做法存在于宗族势力相对薄弱地区、移民地区.尽管妇女"无子去"的礼制和法律规条在唐以后的法律中被长期维持,但并不具有家庭实践基础,其最大作用是剥夺了无子妻子反对和抵制丈夫纳妾的权利,加重了中国家庭和社会的男性或男孩偏好观念和行为.
文献关键词:
无子;一夫一妻制;纳妾;立嗣过继;无子去
作者姓名:
王跃生
作者机构: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跃生-."无子"问题与社会、家庭应对策略——以民国之前文献为中心)[J].人文杂志,2022(04):118-130
A类:
立嗣过继,无子去
B类:
家庭应对,前文,中国近代,已婚,夫妇,儿子,家庭养老,基本功能,弥补措施,少子,子问题,继成,招赘,收养,异姓,宗族势力,移民,礼制,规条,实践基础,剥夺,妻子,抵制,丈夫,纳妾,中国家庭,男孩偏好,一夫一妻制
AB值:
0.342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