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毒品探源:中国土产鸦片生产与使用的早期历史
文献摘要:
明代土产鸦片被用于壮阳、止痢等,但药效不佳,因此贵族和富人偏好进口鸦片.土产鸦片药效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罂粟收浆后的加工存储方法有问题,导致鸦片生物碱容易霉变降解.清前期,鸦片使用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吞食到吸食.闽台粤地区在吸食(进口)鸦片前会用火煎熬使之成膏,这种方法被迁移至土产鸦片加工中,使得土产鸦片不再容易霉变降解.单纯吸食法的广泛流播使得中国人对鸦片的需求激增,在此刺激下,土产鸦片迅速发展,19世纪初尚不能直接吸食,19世纪30年代出现多种以产地命名的、可以直接吸食的土产鸦片,19世纪50年代质量已经较好,19世纪80年代已经可以匹敌进口鸦片.
文献关键词:
毒品;土产鸦片;吸食;早期历史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立民
作者机构: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立民-.毒品探源:中国土产鸦片生产与使用的早期历史)[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22(06):1-8
A类:
土产鸦片
B类:
毒品,探源,早期历史,壮阳,药效,贵族,富人,罂粟,存储方法,生物碱,霉变,清前期,使用方法,重大变化,吞食,吸食,闽台,会用,煎熬,移至,流播,需求激增,代出,匹敌
AB值:
0.2940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