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我找到了『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宋学义
文献摘要:
1941年秋,日军华北司令部集中兵力,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规模空前的大"扫荡".9月25日,驻扎在狼牙山周围界安、龙门庄、北楼山、营头的敌人约3500多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九路向狼牙山发起进攻.当天,驻扎在狼牙山的八路军,在连续打退敌人10多次进攻以后,决定留下宋学义所在的第七连第六排第二班掩护主力和群众转移.他同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福才、胡德林坚守在东山口.当夜,他和四名战友进入阵地,把手榴弹捆成捆,以弹代雷,埋于山腰各处,然后分五路隐蔽起来,放冷枪把3000多名敌人紧紧咬住,胜利地完成了牵制敌人的光荣任务.最后,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宋学义等5名战士掷出最后一颗手榴弹,砸毁枪支,纵身跳崖.宋学义被半山腰的树丛挂住,腰部受重伤,幸免于难.1941年11月5日,《晋察冀日报》率先报道五位战士的英勇事迹.1941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签署训令,将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等5人命名为"狼牙山五壮士".这就是"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我们耳熟能详,但很多人不清楚之后发生的故事.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倡文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倡文-.我找到了『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宋学义)[J].党史文苑,2022(04):26-29
A类:
退敌,葛振林,胡福才,放冷枪,砸毁
B类:
狼牙山五壮士,宋学义,日军,司令部,集中兵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空前,扫荡,驻扎,围界,龙门,北楼,楼山,敌人,大炮,掩护,九路,路向,进攻,当天,八路军,打退,六排,二班,同班,马宝玉,副班长,长葛,战士,德林,东山,山口,当夜,四名,战友,把手,手榴弹,捆成,各处,五路,多名,紧咬,咬住,牵制,光荣任务,弹尽粮绝,一颗,枪支,纵身,半山腰,树丛,挂住,腰部,受重,重伤,幸免于难,日报,先报,五位,英勇,事迹,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签署,训令,人命,耳熟能详
AB值:
0.4293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