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从"瘀"论治探讨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银屑病(Psoriasis)是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以红斑基础上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刮去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现象为特征性损害[1].1984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银屑病患病率为0.123%[2],2008年中国6省市银屑病平均患病率为0.47%[3],2017年西南4省市银屑病平均患病率为0.5%[4];可见我国银屑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西医治疗银屑病主要有免疫调节或抑制剂、抗炎药物、生物制剂和物理光线等[5],效果虽快,但普遍副作用较大;由于长期应用,药物缺乏组织特异性而易产生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些治疗方法甚至有潜在性的致癌风险.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则是在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指导下,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选方用药,并随证予以加减.现基于从"瘀"论治的基本治则对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
文献关键词:
银屑病;瘀;作用机制;中医药
作者姓名:
周丽琴;梁松平;朱慧;连一帆;徐婷;王丹
作者机构: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丽琴;梁松平;朱慧;连一帆;徐婷;王丹-.从"瘀"论治探讨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J].广西中医药,2022(06):71-74
A类:
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B类: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Psoriasis,免疫介导,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红斑,银白色,鳞屑,刮去,去鳞,点状,特征性,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西医治疗,免疫调节,抗炎药物,生物制剂,理光,光线,副作用,长期应用,组织特异性,生药,潜在性,致癌风险,系指,活血化瘀,治则,加减
AB值:
0.318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