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山西大同、朔州地区非天然地震特征与识别
文献摘要:
通过震相特征、P波初动方向、As/Ap振幅比、频谱等,对山西北部非天然地震的特征及其识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爆破、塌陷具有相对独特的震相特征,塌陷震相频率单一、面波明显且出现早,爆破震相的P波发育且初动强而尖锐,波列衰减较快,持续时间短;在P波垂直初动方面,震中距100 km范围内,塌陷超过85% 的台站初动向下,爆破超过78% 的台站初动向上;爆破的S波与P波最大振幅比(As/Ap)小于塌陷;在频率特征方面,爆破的优势频率集中在0~5 Hz,宽于塌陷,主频为1Hz.塌陷的优势频率集中在0~2Hz,主频为1Hz,低频率成分相对简单.
文献关键词:
频谱;非天然地震;震相特征;山西北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郑亚迪;宋美卿
作者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山西 太原 030021;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山西 太原 030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郑亚迪;宋美卿-.山西大同、朔州地区非天然地震特征与识别)[J].山西地震,2022(01):7-11
A类:
B类:
山西大同,朔州,非天然地震,地震特征,震相特征,Ap,振幅比,山西北部,爆破,塌陷,面波,尖锐,波列,震中距,台站,最大振幅,频率特征,优势频率,主频,1Hz,2Hz,低频率
AB值:
0.3416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