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技术创新对碳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效应——基于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视角
文献摘要:
选取2007—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使用地理相邻空间权重矩阵,建立静态和动态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从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视角分析技术创新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碳生产率呈现一种高值聚集与低值聚集相结合的空间聚集模式,空间因素是影响区域碳生产率分布的主要因素.首次溢出、二次溢出和总溢出效应显示,技术创新对碳生产率的拉动作用不明显,但空间溢出存在"损人利己"效应,即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本地区碳生产率的增长,但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十分明显地降低了相邻地区碳生产率的增长,可能的原因是相邻地区政府之间存在资源的无序竞争关系.偏重的产业结构削弱了技术创新对碳生产率的拉动作用.当前我国区域间贸易整体上不利于碳减排.我国碳生产率空间外溢效应明显,且存在累积循环效应,说明碳生产率存在动态连续性,即前一期碳生产率对当期碳生产率水平有明显影响.基于此,我国应保证碳生产率的累积循环效应,完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机制,提高中国碳生产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占比,走低碳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技术有效流动.
文献关键词:
技术创新;碳生产率;空间溢出;静态空间面板模型;动态空间面板模型;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梁圣蓉;罗良文
作者机构:
武汉商学院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梁圣蓉;罗良文-.技术创新对碳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效应——基于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22(04):16-27
A类:
累积循环
B类:
碳生产率,空间效应,空间计量经济,计量经济学方法,空间权重,权重矩阵,视角分析,低值,空间聚集,聚集模式,空间因素,影响区,生产率分布,拉动作用,损人利己,空间溢出效应,区政府,竞争关系,偏重,区域间贸易,空间外溢效应,循环效应,双赢,大研,研发投入,自主创新能力,高第,第三产业,走低,新型工业化,工业化道路,扩大对外开放,静态空间面板模型,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AB值:
0.2656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