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雕刻时间——试探"实时电影"的时间机制与内涵
文献摘要:
运用精妙的制作手法实现银幕内外时间节奏一致的"实时电影"(Real time film)目前没有被学者归纳和系统论述,但蕴含着独特内涵的实时电影中体现着一定的研究价值.从实时电影的摄制方法来看,可经由两条路径实现:一种是借助银幕上反复出现的与实际时间间隔一致的时间提示得以自洽,基本实现银幕内外时间进展节奏的一致;另一种则通过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实现,前提是尊重时间的客观性,避免对时间作抽象处理.前者以动态化的时间空间表象来帮助观众克服人脑的非连续量子化的主观时间认知模式,为观众建构不间断的内感官时间机制;后者虽然没有反复强调时间,但是运用连续的运动镜头将"此时此地"化为具体的感知和感受,间接传递出一种连续的内时间意识.另外,两类实时电影都采用聚合式的时间取向.实时电影与其他电影的不同之处或许在于它对时间意义的开创性尝试,从时间维度上实现电影与现实相交融的效果,使观众获得具体可感的共时性观看体验,重塑了时间的集体共享意识,最大限度地为观众建构时间的感知共识,让他们始终与角色相伴随,处于当下.
文献关键词:
实时电影;完全连续性;一镜到底;内感官;内时间意识;共时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施佳慧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施佳慧-.雕刻时间——试探"实时电影"的时间机制与内涵)[J].当代电影,2022(05):51-57
A类:
实时电影,完全连续性
B类:
雕刻,试探,时间机制,精妙,银幕,Real,film,系统论,独特内涵,摄制,两条路,复出,时间间隔,自洽,一镜到底,拍摄方式,动态化,时间空间,表象,服人,人脑,非连续,量子化,主观时间,认知模式,不间断,内感官,反复强调,运动镜头,此时此地,递出,内时间意识,聚合式,不同之处,时间意义,开创性,时间维度,实相,相交,共时性,观看体验,色相,相伴
AB值:
0.3975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