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废墟"与"影像"的"相遇"——"二战"后欧洲电影中破败景象的思考
文献摘要:
21世纪以来,影像美学研究渐入佳境,此类理论脱胎于20世纪90年代复兴的相关学说.瓦尔堡的思想、利奥塔的"话语-图形"学说,以及奥尔巴赫的"形象"论重新进入了影像学者的研究视野中.他们以不同的思考方式,使影像表达冲破了影像内容的束缚,与看似无关的元素连接起来,如记忆、创伤、梦境、征候、历史心理等."二战"后的西方影片中,"废墟"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情念,好像传承了某些艺术影像,又自成体系,与复兴的影像理论似乎能够产生某种契合,某种嫁接,甚至互相诠释."废墟"仿佛化身为理论的形式,理论赋予了"废墟"某种思辨的灵魂.
文献关键词:
废墟;异质;古代遗存;相似性;形象
作者姓名:
李奇
作者机构: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奇-."废墟"与"影像"的"相遇"——"二战"后欧洲电影中破败景象的思考)[J].当代电影,2022(02):111-117
A类:
B类:
废墟,相遇,二战,破败,景象,影像美学,美学研究,渐入佳境,脱胎,瓦尔堡,利奥塔,奥尔巴赫,野中,影像表达,冲破,看似,连接起来,梦境,征候,影片,挥之不去,好像,自成体系,嫁接,仿佛,化身为,古代遗存
AB值:
0.4529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