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生物滞留池结构参数优选与试验研究
文献摘要:
为研究生物滞留池结构配置、参数选取对鲁中地区雨水蓄滞和净化效果,选取植物种类、土壤配置、过滤层、过滤层粒径4种代表性因素,对选定因素设置3个水平,通过室外正交试验设定9组试验方案,利用极差分析方法对蓄滞及净化效应对应的试验指标参数进行分析,利用TOPSIS多目标分析决策方法得到综合指标,确定显著因素,为结构配置提供方案.雨水蓄滞方面,平均雨水存蓄率达56.08%,平均产流起始时间及平均峰现时间分别为103.94,146.50 min,两者呈正相关关系;水体净化效应方面,对悬浮物(SS)、总磷削减整体效果明显,平均削减率分别达到62.89%和70.86%;对COD削减效果较明显,平均削减率为48.03%,对总氮的削减效果相对较弱,平均削减率为42.56%.构建生物滞留池分类方式,对于选定的弱蓄滞、强过滤型生物滞留池,影响因素中过滤层选择影响最显著,过滤层粒径影响次之,植物种类、土壤配置影响不显著,最佳的结构配置中植物种类为狼尾草;土壤配置为40%栽培土,30%草炭土,30%砂质土;填料为上层30 cm厚石英砂,下层20 cm厚沸石;过滤层粒径选择小粒径.
文献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蓄滞;净化;正交试验;TOPSIS法
作者姓名:
李鹏程;苏永军;贾悦;郝放
作者机构: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沧州市遥感与智慧水利技术创新中心,河北 沧州 061001;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山东 济南250012
引用格式:
[1]李鹏程;苏永军;贾悦;郝放-.生物滞留池结构参数优选与试验研究)[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22(06):611-617
A类:
B类:
生物滞留池,参数优选,结构配置,参数选取,鲁中地区,雨水,水蓄,蓄滞,净化效果,植物种类,试验方案,极差分析,净化效应,试验指标,指标参数,TOPSIS,目标分析,分析决策,决策方法,综合指标,产流,流起,起始时间,峰现时间,水体净化,悬浮物,SS,总磷,整体效果,削减率,COD,削减效果,总氮,分类方式,强过,配置影响,狼尾草,培土,草炭土,砂质土,填料,石英砂,沸石,小粒径
AB值:
0.3851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