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11种杀菌剂对玉米鞘腐病田间防效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玉米鞘腐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一种重要鞘部病害.为筛选有效防治药剂种类以及合理预防病害发生,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调查了玉米鞘腐病病情在植株功能生态位叶上的分布情况,研究了11种杀菌剂对该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玉米鞘腐病以玉米植株穗上第1叶至穗下第2叶的叶鞘发病较重.25% 吡唑醚菌酯乳油、17% 唑醚·氟环唑悬浮剂、12.5% 氟环唑悬浮剂、430 g·L-1戊唑醇乳油、10% 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400 g·L-1氟硅唑乳油、50% 氟啶胺可湿性粉剂、40% 唑醚·戊唑醇悬浮剂、50% 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对该病害的田间防效分别达78.59%、71.901%、70.59%、62.03%、60.96%、59.09%、58.82%、51.60% 和41.62%.与空白对照相比,各处理的玉米产量增产率分别为13.83%、20.61%、17.93%、4.87%、17.67%、16.62%、35.98%、20.49% 和19.85%.12.5% 氟环唑乳油和400 g·L-1氟硅唑乳油增施80% 乙蒜素乳油对病害防治无明显的增效作用,但对提升玉米产量具有一定的效果.综上,25% 吡唑醚菌酯乳油、17% 唑醚·氟环唑悬浮剂、12.5% 氟环唑悬浮剂能有效控制田间玉米鞘腐病的发生,不同程度上能挽回玉米产量损失,可作为防治该病的参考药剂.
文献关键词:
玉米鞘腐病;杀菌剂;防效;产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欧阳振华;阮妙鸿;黄伟群;甘林;代玉立;杨秀娟
作者机构:
万农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 福州 350109;福建省种子总站 ,福建 福州 35000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 福州 35001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欧阳振华;阮妙鸿;黄伟群;甘林;代玉立;杨秀娟-.11种杀菌剂对玉米鞘腐病田间防效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福建农业科技,2022(08):74-78
A类:
玉米鞘腐病
B类:
杀菌剂,田间防效,玉米产量,玉米生产,有效防治,防治药剂,防病,病害发生,发病条件,生态位,田间防治效果,玉米植株,叶鞘,吡唑醚菌酯,乳油,氟环唑,悬浮剂,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氟硅唑,氟啶胺,咪鲜胺,空白对照,各处,增产率,乙蒜素,病害防治,增效作用,挽回,产量损失
AB值:
0.2543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