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大国外交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构建
文献摘要:
新中国成立,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创造了政治条件和外部环境.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但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系并没有彻底断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两个中间地带""一条线"等外交思想为新中国在艰难处境中赢得了战略机遇,使国民经济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但是,新中国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战略从"革命外交"向"和平外交"转型,韬光养晦成为新形势下外交工作的战略方针,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调整到国内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复杂和严峻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共产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安全倡议等重要外交理念,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在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共同富裕、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等方面交出了完美答卷,用中国之智解决了西方现代化道路所未能解决的重大难题.
文献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大国外交;"一带一路";和平发展;国际安全倡议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欧阳向英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7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欧阳向英-.大国外交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构建)[J].贵州省党校学报,2022(06):24-33
A类:
国际安全倡议
B类:
大国外交,交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道路探索,政治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经济联系,断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革命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中间地带,一条线,外交思想,难处,处境,战略机遇,一帆风顺,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外交,外交战略,和平外交,韬光养晦,交工,战略方针,整到,国际环境,毫不动摇,基本国策,多渠道,开放新格局,从站,站起来,富起来,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安全倡议,外交理念,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内国际双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互保,强起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互利共赢,面交,交出,答卷,中国之智,西方现代化
AB值:
0.363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