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子宫肌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类良性肿瘤,以结缔组织和平滑肌为主要构成.子宫肌瘤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子宫壁与子宫肌瘤间的不同关系划分,即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是子宫肌瘤突向子宫腔生长的一类表现,表面仅有黏膜层覆盖.黏膜下肌瘤的存在进一步增加了子宫内膜面积,患者可能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症状,如病情严重还将出现失血性休克、失血性贫血、全身乏力等症状.如黏膜下肌瘤带蒂,可能存在挤出宫颈外口突向阴道的风险.黏膜下肌瘤可能出现溃烂、感染、坏死、出血等问题,分泌物多成脓血性、血性、脓性,部分会散发恶臭气味.此外,黏膜下肌瘤还可能导致流产、不孕、腹痛等问题,是患者健康的重要威胁.对此,加强黏膜下肌瘤的诊断,尤其黏膜下肌瘤的早期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检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黏膜下子宫肌瘤超声诊断已经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包括二维超声、三维超声、超声造影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本文即围绕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就其进展进行了综述.
文献关键词:
黏膜下子宫肌瘤;超声诊断;二维超声;三维超声;超声造影
作者姓名:
周磊
作者机构:
天津市南开区王顶堤医院超声科 天津 300110
引用格式:
[1]周磊-.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10):27-29
A类:
B类:
黏膜下子宫肌瘤,超声诊断,诊断研究,良性肿瘤,结缔组织,平滑肌,宫壁,浆膜,黏膜下肌瘤,子宫腔,黏膜层,子宫内膜,膜面积,经期延长,病情严重,失血性休克,失血性贫血,带蒂,挤出,出宫,宫颈,阴道,溃烂,分泌物,脓血,分会,恶臭,臭气,气味,不孕,腹痛,诊断准确率,检查成本,二维超声,三维超声,超声造影,极大地提高,便捷性,就其
AB值:
0.271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