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超声造影与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诊断中应用价值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与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9年4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患者均术后病理检查得到确诊,本研究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检查金标准,术前接受螺旋CT增强扫描、超声造影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应用价值.结果:比较螺旋CT增强扫描与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螺旋CT增强扫描检出肿瘤穿孔并侵犯胰腺率1.67%、肿瘤合并溃疡率11.67%、破浆膜层、侵犯周围脂肪率76.67%、周围淋巴结转移率80%、累及肌层率85%、胃癌率93.33%比胃肠超声造影检出0、13.33%、73.33%、83.33%、91.67%,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分期上,胃肠超声造影检出率68.33%高于螺旋CT增强扫描50%,在N分期上,螺旋CT增强扫描93.33%高于胃肠超声造影检出率56.67%,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胃癌疾病,可根据患者实际状况选择超声造影、螺旋CT增强扫描任意一种,此两种方式具有创伤性小、方便、诊断准确性高的特征,但CT增强扫描显示较大病灶效果理想,超声造影显示微小病灶、肌层侵犯、病灶黏膜下层的敏感性更高.
文献关键词:
胃癌;螺旋CT增强扫描;超声造影;检查;诊断
作者姓名:
池启富
作者机构:
福建省连城益民中医院放射科 福建 龙岩 366200
引用格式:
[1]池启富-.超声造影与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诊断中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04):1-3
A类:
B类:
增强扫描,应用价值分析,回顾分析,本院,胃癌患者,术后病理检查,查得,金标准,超声造影检查,病理结果,分析应用,胃肠超声造影,穿孔,浆膜,膜层,淋巴结转移率,肌层,实际状况,两种方式,创伤性,诊断准确性,大病,效果理想,微小病灶,黏膜下层
AB值:
0.1907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