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BiPAP治疗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和心肺功能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对其预后、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接受BiPA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肺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和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和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均具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BiPAP治疗,疗效明确,可改善心肺功能,减轻心肌损伤程度,降低患者死亡风险,提高整体生存率,预后良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文献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BiPAP;预后;心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大喜
作者机构:
西平县中医院,河南 西平 4639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大喜-.BiPAP治疗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和心肺功能的影响)[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2(04):251-254
A类:
B类:
BiPAP,心肺功能,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双水平正压通气,临床价值,随机抽样,抽样法,本院,组接,常规药物,心肌损伤标志物,预后情况,治疗有效率,心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cT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善心,轻心,心肌损伤程度,死亡风险,治疗选择
AB值:
0.2360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