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复合油藏产量计算方法分析及内区污染规模判别
文献摘要:
井筒作业或储层长期驱替导致近井范围渗透率降低,形成内区与外区复合油藏.为明确内区规模对产液量的影响,分析对比了渗流阻力法、附加阻力法和调和平均法3种产量计算方法.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产量计算方法仅存在很小的误差;对产量的影响中,当污染程度较大时即使较小的内区半径也会产生大幅的产量降低;不同的原始储层渗透率和原油黏度,由内区规模的不同导致的产量下降幅度基本一致.在污染规模判别中,基于"外污染"和"内污染"特征,提出了以产量下降50%为界线的7个污染规模判别标准,为分析油井产量大幅降低的原因提供了技术支持.
文献关键词:
复合油藏;储层污染;外污染;内污染;产量计算;非均质油藏;判别标准;油层保护
作者姓名:
刘全刚;郭小哲;王晓超;韩立杰;崔国亮
作者机构: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天津 30045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北京 1022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全刚;郭小哲;王晓超;韩立杰;崔国亮-.复合油藏产量计算方法分析及内区污染规模判别)[J].油气井测试,2022(02):7-12
A类:
B类:
复合油藏,产量计算,内区,污染规模,井筒,驱替,外区,产液量,分析对比,渗流阻力,力法,附加阻力,调和平均,平均法,仅存,污染程度,储层渗透率,原油黏度,外污染,内污染,界线,判别标准,油井产量,储层污染,非均质油藏,油层保护
AB值:
0.3406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