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机械性渐进抗阻呼吸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机械性渐进抗阻呼吸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呼吸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呼吸肌训练,1次/d,5次/周,30 min/次,持续6周;实验组在常规呼吸肌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机械性渐进抗阻呼吸肌训练,1次/d,5次/周,20 min/次,持续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治疗6周后对患者进行评定,使用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FEV1/FVC(%)]对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评定,使用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以及膈肌超声行膈肌动度检查评估呼吸肌力,使用6 min步行试验进行运动评估.各指标治疗前后的评定均由同一人完成.结果 经过3周的抗阻呼吸肌训练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FEV1(%)、FVC、MIP、MEP、膈肌动度、6 min步行距离各项数值都出现增加(P<0.05);经过6周的训练后,与治疗3周后相比,两组的FEV1(%)、FVC、MIP、MEP、膈肌动度、6 min步行距离各项数值显著增加(P<0.05),实验组比对照组增加更明显[(1.75±0.34)%VS(1.47±0.23)%,(2.82±0.35)L VS(2.42±0.28)L,(57.23±6.83)cmH2O VS(51.23±4.77)cmH2O(1 cmH2O=0.098 kPa),(74.97±7.65)cmH2O VS(65.15±5.23)cmH2O,(5.29±0.85)cm VS(4.67±0.60)cm和(382.16±29.70)m VS(350.71±22.87)m,P<0.05].FEV1/FVC(%)的组别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性渐进抗阻呼吸肌训练联合常规抗阻呼吸训练对稳定期COPD患者增强肺功能和运动耐受性更为有效.
文献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渐进抗阻呼吸肌训练;呼吸功能;运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陆绍勇;盛艺璇;韩松;叶森林;赖慧颖
作者机构:
541002 广西铁路康养有限公司桂林康复医疗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陆绍勇;盛艺璇;韩松;叶森林;赖慧颖-.机械性渐进抗阻呼吸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22(08):824-828
A类:
渐进抗阻呼吸肌训练
B类:
机械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动功能,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运动能力,纳入标准,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呼吸功能,最大吸气压,MIP,MEP,膈肌超声,检查评估,呼吸肌力,步行试验,行运,运动评估,步行距离,项数,VS,cmH2O,kPa,组别,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均差,抗阻呼吸训练,稳定期,肺功能,运动耐受性
AB值:
0.2331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