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复胃消萎汤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临床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复胃消萎汤对脾虚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脾虚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予西药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胃消萎汤浓缩颗粒,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胃黏膜病理改变、临床证候积分、临床总有效率及血清中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R值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炎症反应、腺体萎缩、异型增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证候积分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4.29%和88.5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中G-17、PGⅠ、PGⅡ水平及PGR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胃消萎汤联合西药治疗CAG在改善患者胃黏膜病变、缓解临床症状方面疗效确切,并且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西药,在提高G-17、PGⅠ、PGⅡ水平,抑制病理进展方面也有明显优势.
文献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复胃消萎汤;脾虚湿热;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易帅;曾松林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长沙410208;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易帅;曾松林-.复胃消萎汤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22(03):19-22
A类:
复胃消萎汤
B类:
脾虚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临床观察,药对,对症支持治疗,后观,胃黏膜病理,病理改变,临床证候,证候积分,临床总有效率,胃泌素,胃蛋白酶原,PGR,腺体,统计学差异,西药治疗,CAG,胃黏膜病变,病理进展,中西医结合疗法
AB值:
0.164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