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从观影到品评:电影批评的美育实践功能
文献摘要:
20世纪初,就读于清华大学(时称清华学校)的闻一多和潘光旦等学生在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呼声以及蔡元培美育理念的影响下,对校园文化中逐步流行的电影这一新兴文化现象,从娱乐性、艺术性和道德教化等方面展开了系统的电影批评,体现了一场从萌芽到成熟,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判断,从发展个性、陶养人格到社会团结的美育探索与实践.通过梳理分析1920年前后刊载于《清华周刊》中的电影批评文可知:其一,闻一多等清华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讨论从文学、音乐逐渐转到电影,并尤其注重电影这一新兴媒介对道德的影响;其二,论争从被动的感性观影体验,转向对电影技术、行业和各国电影发展的主动探索;其三,争论呈现出感性—知性—理性逐步深化的趋势,学生开始认识到电影具有美育功能,并从论述道德教化功能转向对电影艺术形式的美学思辨;其四,争论从理念最终落实到生活实践中.
文献关键词:
美育;电影批评;《清华周刊》;闻一多;潘光旦;丄社
作者姓名:
毛君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10008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毛君-.从观影到品评:电影批评的美育实践功能)[J].美育学刊,2022(04):21-28
A类:
丄社
B类:
品评,电影批评,美育实践,实践功能,就读于,于清华,清华大学,清华学校,闻一多,潘光旦,新文化运动,呼声,蔡元培,美育理念,校园文化,新兴文化,文化现象,娱乐性,艺术性,道德教化,感性体验,理性判断,社会团结,梳理分析,刊载,载于,周刊,一多等,转到,新兴媒介,论争,观影体验,电影技术,电影发展,主动探索,其三,知性,美育功能,教化功能,功能转向,电影艺术,艺术形式,其四,生活实践
AB值:
0.4434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