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山区乡村空心化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影响机制分析——以西部A县为例
文献摘要:
本文依托西部A县2016年用电数据及相关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在分析A县乡村空心化率空间分布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A县乡村空心化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并由此将A县村庄划分为常年"空心村"、常年活跃村、季节性活跃村和季节性"空心村"四种不同类型,借助回归模型,探讨不同类型的村庄形成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山区乡村空心化的空间分布具有三个特征:第一,村庄空心化程度存在区域差异;第二,村庄月度空心化率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征,空心化率"低—低集聚区"与空心化率"高—高集聚区"的分布范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第三,村庄空心化的类型也存在多样化的特征,且其空间分布与村庄面积、地形环境特征、企业数量、旅游资源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
文献关键词:
空心化率;季节性变化;空心化类型;驱动力;西部乡村
作者姓名:
张擎天;罗小龙;彭海涛;顾宗倪;鲍紫藤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擎天;罗小龙;彭海涛;顾宗倪;鲍紫藤-.山区乡村空心化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影响机制分析——以西部A县为例)[J].城乡规划,2022(02):30-38
A类:
空心化率,空心化类型
B类:
山区乡村,乡村空心化,季节性变化,机制分析,用电数据,县乡,空间分析方法,常年,空心村,动力机制,区域差异,月度,季节性波动,波动特征,集聚区,分布范围,地形环境,环境特征,企业数量,旅游资源,资源分布,西部乡村
AB值:
0.2366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