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清代文人与道教——以四川蒲江长秋山凌虚阁为例
文献摘要:
四川蒲江县长秋山系早期天师道二十四治中的主簿山治,以太清观为中心的道教圣地至今保存有大量的文物,并且仍旧吸引着来自蒲江、眉山等地的香客.古老的主簿山治在清代成为了蒲江"八景"之一:"长秋仙迹".从此,长秋山便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当地文人为长秋山和太清观写了不少诗词.然而,对这些文人而言,长秋山上的庙宇不但是游玩、吟诗的景点,同时也是他们朝圣的宗教归宿之地.由当地文人修建于1857年的凌虚阁(三圣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根据山上保存的碑文,凌虚阁的修建是儒家学者兼戏曲大师彭体元(1769-1857)的遗愿.这座庙宇是道教宫观、风水地标及读书空间的完美结合.本文将以凌虚阁为例,探讨清代文人与道教的互动.
文献关键词:
道教史;碑铭;长秋山;彭体元;长秋山建修凌虚阁碑序
作者姓名:
欧福克(Volker Olles)
作者机构:
柏林洪堡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欧福克(Volker Olles)-.清代文人与道教——以四川蒲江长秋山凌虚阁为例)[J].宗教学研究,2022(04):96-104
A类:
长秋山,太清观,三圣宫,彭体元,水地标,长秋山建修凌虚阁碑序
B类:
清代文人,蒲江县,县长,山系,天师道,二十四,以太,圣地,存有,仍旧,引着,眉山,香客,八景,从此,文人墨客,诗词,山上,庙宇,游玩,吟诗,景点,朝圣,归宿,修建,建于,例子,碑文,戏曲,遗愿,道教宫观,风水,读书,道教史,碑铭
AB值:
0.3478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