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道教对先秦"混沌"意象的接受与改造
文献摘要:
早期道教选择性地接受了先秦时期的混沌意象,将其改造成道教的至上神.《山海经》中的浑敦;《庄子》是为"中央之帝"的浑沌及浑沌氏之术;加上《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一内涵极度宏大的宇宙生成论,使道教徒对之借鉴、思考的同时,也进行了积极的理论建构,将恍惚若存却又抟之不得的"道",也即混沌,附着于历史人物老子的身上,使抽象的"道"具象化,形成了混沌、道、老子三位一体的道教理念,确立了以老子为创教宗主的具体形象.唐宋时期,由于内丹术的兴盛,混元气的重要性得以凸显,道教徒将抽象的混元气等同于创教宗主老子,重新建构了混元、道、老子三位一体的宇宙发生论.而混沌则退化为宇宙演变中的一个阶段,其本应有的神圣地位转移给了混元.
文献关键词:
浑沌;混元;老子;太上老君开天经;混元皇帝圣纪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湘兰;萨莎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山大学中文系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湘兰;萨莎-.道教对先秦"混沌"意象的接受与改造)[J].宗教学研究,2022(01):29-34
A类:
混元,太上老君开天经,混元皇帝圣纪
B类:
混沌,早期道教,先秦时期,山海经,庄子,浑沌,老子,混成,天地生,极度,宏大,宇宙生成论,道教徒,理论建构,恍惚,历史人物,具象化,教理,教宗,宗主,唐宋时期,内丹术,兴盛,元气,等同于,新建构,发生论,神圣,圣地
AB值:
0.3109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