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综合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松嫩平原的实证研究
文献摘要:
松嫩平原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推进农业综合发展水平事关粮食安全,也关乎到农民增收、农村生活条件改善.文章基于松嫩平原2005-2019年46个县域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实证测度松嫩平原县域农业综合发展水平并探讨其与农民收入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判别分析影响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外部因素,提出了推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表明:①松嫩平原农业发展质量水平空间格局出现由"南高北低"向"北高南低"的调整趋势,区域内部发展差距逐步缩小;15年间松嫩平原46个县域农民收入均呈不断增长态势,2005-2012年和2012-2019年8年间增长幅度均在50%~53%,但增长趋势渐缓,后劲不足;县域间收入差距减小,呈均衡发展趋向;②农业发展质量水平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较好的县域,农民收入相对也高,大多数县域协调性发展向好,且各县域协调差距也在不断缩小;③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二者协调水平多数处于初级与中级发展阶段,水平较低,提升空间大;影响因素中经济实力与政府支持、人民生活水平、产业发展情况的交互影响力均达0.6左右,处于相对较高水平;经济实力与人民生活水平、经济实力与基础设施建设是影响二者协调发展程度最大的交互作用因素.今后粮食主产区应更加完善利益补偿制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文献关键词:
农业综合发展水平;农民收入;耦合协调发展;粮食主产区;松嫩平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金秀;吴相利
作者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金秀;吴相利-.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综合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松嫩平原的实证研究)[J].农业研究与应用,2022(01):71-82
A类:
农业综合发展水平
B类:
中国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于松嫩,松嫩平原,原是,商品粮,生产基地,农民增收,农村生活,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实证测度,平原县,县域农业,耦合协调关系,判别分析,耦合协调发展,外部因素,农业发展质量,质量水平,平空,空间格局,北高南,区域内部,发展差距,增长态势,增长幅度,后劲不足,收入差距,发展趋向,协调性发展,各县,调差,协调水平,数处,中级,提升空间,经济实力,政府支持,人民生活水平,产业发展情况,交互影响,发展程度,作用因素,加完,利益补偿,补偿制度,种粮积极性,农业增效
AB值:
0.26841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