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话语生成机制的公众廉洁感知研究——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文献摘要:
目前公众廉洁感知在量化研究视阈下始终处于"被测量""被观瞻"的地位,公众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被边缘化.采用话语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可补充回应公众廉洁感知与政府反腐绩效间张力的成因等问题.在公众廉洁话语的"积极情绪"文本中,公众使用互文话语策略将意识形态、体制机制以及历史文化不断再情景化入自己的文本实践中,公众廉洁话语的"积极情绪"文本具有连续性和历史性.在"消极情绪"文本中,公众更多地使用论辩话语策略,通过定义、无效以及危险等话语手段对日常生活中具体腐败行为进行批判性论辩,使"消极情绪"文本的话语实践呈现强烈的情感唤起与道德诉求.公众廉洁话语具有一般化、抽象化的能力和先验的价值判断,公众廉洁话语的情感走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公众自己理性塑造出来的,而不是被动应激的结果.
文献关键词:
公众廉洁感知;公众廉洁话语;公众廉洁感知陷阱
作者姓名:
于琴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研究所, 北京 1007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于琴-.基于话语生成机制的公众廉洁感知研究——一个新的理论视角)[J].公共治理研究,2022(05):50-59
A类:
公众廉洁感知,公众廉洁话语,公众廉洁感知陷阱
B类:
生成机制,感知研究,量化研究,研究视阈,观瞻,边缘化,话语分析,质性研究方法,反腐,积极情绪,公众使用,互文,文话,话语策略,情景化,化入,消极情绪,论辩话语,腐败行为,性论,话语实践,唤起,一般化,抽象化,先验,价值判断,塑造出,造出来
AB值:
0.2985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