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在产后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在产后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60例产后PO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盆底肌力(盆底肌力牛津分级系统)、POP严重程度(POP-Q分期)、性生活质量[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评分].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盆底肌力分级和POP-Q分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FSFI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应用于产后POP患者,可改善患者盆底肌力和POP-Q分期,提高性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单用盆底康复训练.
文献关键词:
产后;盆腔器官脱垂;电刺激;盆底康复训练;盆底肌力;盆腔器官脱垂分度;性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媛媛
作者机构: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河南 商丘 476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媛媛-.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在产后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03):69-72
A类:
盆腔器官脱垂分度
B类:
盆底康复训练,POP,该院,临床干预,干预方式,电刺激治疗,盆底肌力,牛津,性生活质量,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肌力分级,训练应用,单用
AB值:
0.1184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