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改良鼻中隔缝合技术在鼻中隔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鼻中隔缝合技术在鼻中隔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5例于该院行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缝合组42例与填塞组43例.两组均行鼻中隔矫正术,填塞组予以鼻腔填塞进行鼻中隔压迫,缝合组予以改良鼻中隔缝合进行鼻中隔压迫,比较两组术后48 h主观不适感(鼻面部胀痛、头痛、睡眠困难、流泪、鼻塞)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数字评分法(NRS)评分,鼻腔吸气/呼气总阻力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48 h,缝合组各项主观不适感VAS、NRS评分均低于填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鼻腔吸气/呼气总阻力均低于术前,且缝合组低于填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填塞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鼻中隔缝合技术应用于鼻中隔矫正术可降低患者术后主观不适感的VAS评分、NRS评分、鼻腔吸气/呼气总阻力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鼻腔填塞效果.
文献关键词:
鼻中隔矫正术;改良鼻中隔缝合;视觉模拟评分法;数字评分法;并发症
作者姓名:
于淼
作者机构: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辽宁 沈阳 11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于淼-.改良鼻中隔缝合技术在鼻中隔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03):60-62
A类:
改良鼻中隔缝合
B类:
缝合技术,鼻中隔矫正术,该院,鼻腔填塞,塞进,压迫,不适感,鼻面部,胀痛,头痛,流泪,鼻塞,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数字评分法,NRS,吸气,呼气,总阻力,并发症发生率,后主,填塞效果
AB值:
0.155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