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1920—1930年代日本知识分子的中国认识和书写——以作家芥川龙之介、佐藤春夫、石川达三为例
文献摘要:
1920至1930年代是日本大正、昭和前期,是日本知识分子来华旅行、访问、交际和实地调查的高峰期.以芥川龙之介、佐藤春夫、石川达三为代表的日本作家通过实地踏察,创写各类作品,来展示日本近代知识分子对中国的认识.其中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憧憬和兴趣,也有对近代中国社会貌态的不实记录、丑化、污蔑和敌视情绪,美化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造成误解和负面影响.正确认识和评价这类作品,既是对中日近代历史问题的正视,也是带动接下来的中日关系走向真正的睦邻友好的关键所在.
文献关键词:
日本知识分子;芥川龙之介;佐藤春夫;石川达三;中国认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海涛
作者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 日本学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330022;江西师范大学 叙事学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330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海涛-.1920—1930年代日本知识分子的中国认识和书写——以作家芥川龙之介、佐藤春夫、石川达三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2(04):28-32
A类:
B类:
日本知识分子,中国认识,芥川龙之介,佐藤春夫,石川达三,大正,昭和,来华旅行,交际,实地调查,高峰期,类作品,日本近代,憧憬,近代中国社会,不实,丑化,污蔑,敌视,美化,侵华战争,误解,近代历史,历史问题,接下来,中日关系,睦邻友好
AB值:
0.34119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