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建党建团视阈下"外国语学社"述论
文献摘要:
1920年9月,在俄共(布)和共产国际培养东方革命干部的背景下,由维经斯基提议,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了以培养赴俄优秀革命青年为目标的"外国语学社".外国语学社也是建党前后中国共产党早期党组织创办的第一所培养青年和革命干部的学校.外国语学社重视马列主义教育,多数学员在学社完成了思想转化,加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外国语学社同上海建党建团有着直接的关系,它的公开活动在掩护上海建党建团活动中发挥了特殊作用.外国语学社培养了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汪寿华、肖劲光等一批党的重要干部,为早期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奠定了人才基础.
文献关键词:
外国语学社;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作者姓名:
何立波;宋凤英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史学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立波;宋凤英-.建党建团视阈下"外国语学社"述论)[J].青年学报,2022(01):96-104
A类:
外国语学社,东方革命,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汪寿华,肖劲光
B类:
述论,俄共,共产国际,维经斯基,提议,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革命青年,建党前,中国共产党早期,早期党组织,第一所,马列主义,主义教育,学员,团组织,同上,掩护,特殊作用,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人才基础
AB值:
0.2533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