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民事裁判已决事实预决效力之阶梯式重构
文献摘要:
司法实践中,法官如何审认已决事实的效力是一个实践难题,已决事实是否具有预决效力也是争议很大的理论问题.由于中国没有构建统一完善的裁判效力制度,现行法律是从证据法角度来规范已决事实的效力问题.2019年修订的《证据规定》相较以往已经进一步限缩了免征事实的范围,并将已决事实从绝对免证的神坛拉至相对免证的程度.但是,该规范仍然不够精确,无法为司法实践提供精准的指引.对民事裁判已决事实而言,应当进一步明确,仅通过普通民事程序审判作出的生效判决书查明的主要事实对后诉具有免证效力,且不同强度的事实应当具有不同层次的预决力,对应的免证要求也不相同,前后两诉参与主体的不同对预决力的认定也不同.应构建一个程序有分层、事实有分类、效力有分级的已决事实预决力的"阶梯式"认定规范,将已决事实分为高预决力、低预决力、无预决力三个层次,并对应不同的反证责任,分别是高度反证(足以推翻已决事实)、低度反证(足以动摇已决事实)、无须反证.
文献关键词:
已决事实;预决力;反证责任
作者姓名:
谢彩凤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 北京 10248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彩凤-.民事裁判已决事实预决效力之阶梯式重构)[J].社科纵横,2022(02):77-83
A类:
已决事实,预决力,反证责任
B类:
民事裁判,预决效,阶梯式,司法实践,法官,实践难题,实是,理论问题,裁判效力,现行法,证据法,证据规定,限缩,免征,神坛,供精,民事程序,审判,生效判决,判决书,查明,免证效,不同强度,不同层次,参与主体,同对,一个程,足以推翻,低度,动摇,无须
AB值:
0.2825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