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环境生产率测度、空间分异及驱动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环境生产率,作为衡量旅游业绿色发展质量的指标,表征旅游活动环境影响减量化和旅游投入产出最大化.基于资源环境约束视角,借助EBM模型与GML指数相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判读、剖析了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环境生产率(ETFP)时空演变特征与驱动机理.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旅游业ETFP年均增长率约为4.5%,同时自长江下游至上游旅游业ETFP呈梯度递减态势,另外长江经济带与三大区域(上中下游)旅游业ETFP驱动力基本上沿着"技术效率—双轮驱动—技术进步"的路径更迭;(2)长江经济带11省市旅游业ETFP可划分为持续改善型、持续恶化型、恶化转向改善型三类,持续改善型省市出现GML指数提升与技术进步轻微衰退并存局面,持续恶化型省份旅游业绿色发展绩效较差且技术效率改进幅度尚不理想,恶化转向改善型省市因技术进步驱动,旅游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进入协调阶段;(3)长江经济带旅游业ETFP存在较强的正空间相关性,同时冷热点呈交错分布,形成从长江下游到上游的热点—次冷点—次热点—冷点的变化格局;(4)旅游经济规模、旅游科研水平、旅游产业结构、环境规制、对外开放程度、教育水平对研究区域旅游业环境生产率影响均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并基于其作用程度构建了"因素—路径—效应—结果"的驱动作用机制.
文献关键词:
环境生产率;空间分异;驱动机制;旅游业;长江经济带
作者姓名:
时朋飞;耿飚;李星明;周家安;李文杰
作者机构:
西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山东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时朋飞;耿飚;李星明;周家安;李文杰-.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环境生产率测度、空间分异及驱动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2(03):78-87,111
A类:
环境生产率,ETFP
B类:
长江经济带,空间分异,驱动机制,发展质量,旅游活动,动环,减量化,投入产出,资源环境约束,EBM,GML,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判读,时空演变特征,驱动机理,年均增长率,长江下游,外长,三大区域,上中下游,基本上,技术效率,双轮驱动,更迭,持续改善,改善型,绿色发展绩效,旅游业发展,空间相关性,冷热点,呈交,错分,游到,冷点,变化格局,旅游经济,经济规模,科研水平,旅游产业结构,环境规制,对外开放程度,教育水平,区域旅游,空间异质性,驱动作用
AB值:
0.2744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