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当代凉山彝族音乐的创作思想研究
文献摘要:
彝族世代居住在大凉山地区,凉山多以山地为主,大山巍峨,河流众多,美丽的自然风光为音乐文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此外,彝族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字,一直都较好地保持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在这基础上,彝族音乐人充分发挥语言优势,以故乡山水入乐,用彝语彝文进行音乐创作.细细探查当代彝族音乐作品,可发现彝族音乐词作者总是倾向于对漂泊在外的个体生存体验与情感思考予以热切关怀,对民族生存境况(物质上及精神上的)给予高度关注,通过细致的笔调、细腻的情感,从彝人生命个体延伸到民族整体精神风貌的思考,捕捉到了现代文明高度发展下彝人的生存困境与民族整体面临的精神危机.近年来,彝族音乐力图在歌声中呼唤优秀传统民族精神的复归,在众多的音乐作品中,音乐创作者们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从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和寻找依托的努力中踏上归向"兹兹普乌"的精神返乡之路.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3]
艺术(J)
作者姓名:
何发珍
作者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发珍-.当代凉山彝族音乐的创作思想研究)[J].民族音乐,2022(04):64-69
A类:
B类:
凉山彝族,创作思想,思想研究,世代,大凉山,凉山地区,大山,巍峨,自然风光,音乐文学,肥沃,乐人,故乡,入乐,彝语,彝文,音乐创作,细细,探查,音乐作品,词作者,漂泊,生存体验,感思,热切,生存境况,过细,笔调,细腻,彝人,生命个体,伸到,精神风貌,捕捉到,现代文明,人的生存困境,体面,精神危机,乐力,歌声,呼唤,民族精神,复归,创作者,不约而同,本民,民族传统,传统优秀文化,踏上,归向,精神返乡
AB值:
0.5343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