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清洁能源基地生态防沙治沙技术
文献摘要:
区域生态稳定是清洁能源持续发展的安全屏障,也是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关键技术因素.青海全省现沙化面积为 12.47 万hm2,且省内已建成、在建和规划建设的清洁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该区域也属于青海省主要沙化区域,具有植被稀少、自然条件恶劣及干燥少雨等生态特征.本文通过青海清洁能源基地的沙化状况,基于"生态脆弱、沙漠广布、气候恶劣"的风沙源基本条件,提出"预防-治理-美化-综合利用"的绿色生态防沙治沙逻辑模式,提升清洁能源基地防沙固沙治沙的能力.通过该治理模式的探索研究,为清洁能源基地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和软技术支撑,使清洁能源基地发挥更大的效益.
文献关键词:
清洁能源基地;防沙治沙;生态工程;植被修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冶金祥;王鹏;李林忠;何远;耿继芳;杜风宇;张平;石发才
作者机构:
中国电建集团青海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冶金祥;王鹏;李林忠;何远;耿继芳;杜风宇;张平;石发才-.清洁能源基地生态防沙治沙技术)[J].青海环境,2022(04):165-168,179
A类:
B类:
清洁能源基地,防沙治沙,区域生态,生态稳定,安全屏障,基地建设,技术因素,hm2,规划建设,地主,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省,沙化区,稀少,自然条件,少雨,生态特征,生态脆弱,沙漠,广布,风沙源,基本条件,美化,绿色生态,固沙,探索研究,生态工程,植被修复
AB值:
0.279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