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对回鹘语+čIlAyU的注解
文献摘要:
在回鹘语中,明喻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使用格后缀,如+?A;使用后置词,如t?g;或使用后置的动名词形式,该形式源于假定存在的+lA-动词,即+lAyU.像an?ulayu、mun?ulayu等及其语音变体这样的代词派生词是非常普遍的.在《突厥语族语言的生命(Leben der Türksprachen)》一书中,邦格(W.Bang)借助新发现已经指明了研究方向,如今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往前更进一步.通过解读回鹘语文本中的一些例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上下文.因此是否可以假设回鹘语中存在*?ila-这个动词还需讨论.
文献关键词:
回鹘语;明喻;代词;副动词形式;动词*čila-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茨默;杨雪;吐送江·依明
作者机构:
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茨默;杨雪;吐送江·依明-.对回鹘语+čIlAyU的注解)[J].国学学刊,2022(03):102-108
A类:
IlAyU,+lA,+lAyU,ulayu,mun,Leben,rksprachen,ila,副动词形式
B类:
回鹘语,注解,明喻,表达方式,后缀,后置词,动名词,假定,定存,音变,变体,代词,派生词,突厥语,语族,der,Bang,新发现,往前,更进一步,例子,上下文
AB值:
0.2973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