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哲学人类学看语言的发生学
文献摘要:
语言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其起源只有从人类生产劳动这一"人猿之别"的起点中才能得到解释.尤其要注意的是,人类生产劳动除了制造和使用工具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本质特点就是随身携带工具,它使得工具作为一件自然物品具有了人的"延长的手"的性质,使自然和人、个人与群体处于既同一、又不同的自否定的辩证关系中.这一结构内化为人的心理结构,就成了人类语言(手势语和言语)的起源,并导致人的语言具有自否定的"递归性",成为社会交往的普遍媒介.这也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物我同一、人我同一的根据,它从哲学人类学的高度解释了实证的人类学所无法解释的许多难题.
文献关键词:
哲学人类学;携带工具;语言发生学;自否定;自我意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邓晓芒
作者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哲学学院,武汉43007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邓晓芒-.从哲学人类学看语言的发生学)[J].学习与探索,2022(02):1-10
A类:
语言发生学,自我意识结构
B类:
哲学人类学,人的本质,本质属性,生产劳动,人猿,点中,使用工具,本质特点,随身携带,携带工具,自然物,自否定,辩证关系,心理结构,手势语,递归性,社会交往,所无,无法解释,多难
AB值:
0.3544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