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国有持股比例降低与国企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多期DID模型分析
文献摘要:
降低国有持股比例作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种方式,对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股东持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0—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国有企业数据,从政府补助程度与组织复杂程度两个角度出发,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噪声影响后的企业效率指标基础上,构建多期DID模型讨论国有持股比例降低对国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持股比例降低能显著提高国企全要素生产率,且有两年滞后期影响效应.其中,减少政府补助程度、优化组织复杂程度会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发现,竞争性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国企,混改后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更为显著;高杠杆风险国企、低"委托?代理"成本的国企,混改后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更为显著.本文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视角入手,探究国有持股比例降低对国企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为下一步混改方向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文献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全要素生产率;三阶段DEA;多期DID
作者姓名:
谢众;王昊;戴前智
作者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 经济学院,合肥 2306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众;王昊;戴前智-.国有持股比例降低与国企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多期DID模型分析)[J].技术经济,2022(09):24-35
A类:
B类:
国有持股,持股比例,多期,DID,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股东,制造业国有企业,企业数据,政府补助,复杂程度,DEA,随机噪声,噪声影响,企业效率,效率指标,滞后期,影响效应,优化组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竞争性,资本密集型行业,混改,生产率提升,高杠杆
AB值:
0.222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