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大连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及形成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本文利用舒卡列夫分类法、Piper三线图、Person相关性、Gibbs图以及离子比值图等对大连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l-Ca2+型和HCO3-·Cl-Na·Ca2+型,占比为41.9%,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研究区Ca2+和Cl-为优势阴阳离子,HCO3-次之,碳酸岩盐是Ca2+和HCO3-的主要来源,而Cl-主要来源于海水入侵;地下水化学组成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主要水岩作用为碳酸盐岩溶解,并受海水入侵影响发生显著阳离子交换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沿海山地丘陵地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依据.
文献关键词:
大连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形成机制
作者姓名:
孙大明
作者机构:
辽宁省大连水文局,辽宁 大连 116023
引用格式:
[1]孙大明-.大连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及形成机制研究)[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22(02):54-58
A类:
B类:
大连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舒卡列夫分类,分类法,Piper,三线图,Person,Gibbs,离子比,地下水化学类型,HCO3,Cl,Ca2+,Na,地域分布特点,阴阳离子,碳酸岩,岩盐,海水入侵,水化学组成,岩石风化,风化作用,水岩作用,碳酸盐岩,岩溶,阳离子交换,交换作用,海山,山地丘陵,丘陵地区,地下水资源
AB值:
0.3304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