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南水北调背景下北京地面沉降发展变化特征
文献摘要:
南水进京后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开采格局发生变化,使地下水位动态和地面沉降发育特征发生相应的改变.本文总结了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发展历史特征的同时,分析了南水进京后主要沉降区、沉降中心和地下水漏斗的发展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天竺、八仙庄、平各庄和张家湾监测站不同压缩层组地下水位上升的过程中地面沉降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范围已由南北部2个大区逐步收缩成多个独立沉降区,中心沉降速率呈线性下降趋势发展;地下水降落漏斗由扩张转变为收缩与地面沉降减缓范围分布高度吻合,地下水水位回升是抑制沉降速率快速发展的有效因素;地下水位回升的过程中不同层位土体形变特征表现出较大差异,第一压缩层组表现出由塑性形变转变为弹性形变特征,第二、三压缩层组表现出塑性变形包含蠕变变形特征和弹塑性变形特征.
文献关键词:
地面沉降;南水北调;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位;变形特征
作者姓名:
田苗壮;罗勇;崔文君;雷坤超;田芳;杨艳
作者机构:
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所,北京 10019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田苗壮;罗勇;崔文君;雷坤超;田芳;杨艳-.南水北调背景下北京地面沉降发展变化特征)[J].上海国土资源,2022(04):44-49
A类:
B类:
南水北调,下北,地面沉降,发展变化特征,进京,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开采,地下水位动态,发育特征,征发,历史特征,后主,沉降区,天竺,八仙,仙庄,各庄,张家湾,监测站,水位上升,响应特征,南北部,缩成,中心沉降,沉降速率,趋势发展,地下水降落漏斗,分布高度,地下水水位,回升,有效因素,层位,土体,形变特征,特征表现,塑性形变,弹性形变,蠕变变形,变形特征,弹塑性变形
AB值:
0.3422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