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智"造赋能"华龙一号"
文献摘要:
在"华龙一号"工程建设中,中核集团坚持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制造之路,充分利用我国成熟的核电装备制造体系,联合国内75家高校、科研机构及设备供货商共同参与研发制造."华龙一号"首堆工程设备供货商分布于全球各地,其中直接供货商300余家,分包商达到5300多家.从设备规模来看,"华龙一号"首堆工程中共有各类型设备7万余台(套),大宗材料7000余种规格.其中核级设备约占比45%,非核级约占比55%.如此规模数量的设备研制及交货任务,带给国内制造业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种机遇和挑战,不仅体现在经济规模上,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核电建设,带动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核电的发展为国内装备制造业提供了一个与国外制造业竞争的平台,既促进了核电的发展,也推动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鲍莹莹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鲍莹莹-.中国"智"造赋能"华龙一号")[J].中国核工业,2022(03):17-19
A类:
B类:
华龙一号,核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核电装备,科研机构,供货商,研发制造,工程设备,中直,余家,分包商,万余,余台,大宗材料,余种,核级,非核,模数,设备研制,交货,带给,内制,经济规模,核电建设,装备制造业,内装,外制
AB值:
0.3880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