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意蕴及其调适
文献摘要:
中国的传统民本思想由天命观转化而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大发展,于秦朝后成熟.传统民本思想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在历史上发挥了缓解社会矛盾、促使统治者采取养民富民政策、优化古代官吏选拔标准等正面作用.随着封建专制的不断强化,民本思想一定程度上被异化利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面对民族危机和西方民主思想冲击,有识之士开始探索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转化发展,大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献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
作者姓名:
汤荣光;李嘉霖
作者机构: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引用格式:
[1]汤荣光;李嘉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意蕴及其调适)[J].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01):78-83
A类:
B类:
本意,传统民本思想,天命观,春秋战国时期,秦朝,后成熟,思想底蕴,内涵丰富,在历史上,社会矛盾,统治者,养民,民富,富民政策,官吏,选拔标准,专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西方民主,民主思想,有识之士,转化发展,告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具体实际,想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人民至上
AB值:
0.3670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