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地质公园旅游形象感知——以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文献摘要:
[目的/意义]地质旅游是我国最具自然及人文特色的旅游活动之一,探究影响地质公园旅游形象的内在因素以推进地质旅游产业的发展.[方法/过程]以"携程网""美团网""同程旅游"3个在线旅游平台的网络评论文本为数据基础,借助ROSTCM内容挖掘软件及内容分析法,分析了游客对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形象感知.[结果/结论]结果表明:(1)地质遗迹景观是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游客认知太姥山的最核心部分;(2)太姥山网络评论文本语义网络呈现"中心—次中心—边缘"三层结构,中心层由地质遗迹类词汇紧密联结构成;(3)游客的情感倾向以积极情绪为主,太姥山收获了较好的游客反馈.综合分析影响太姥山旅游形象的负面因素,提出策略:(1)建设独具地方特色的地质类景观旅游地,实现"求同"与"存异";(2)与周边资源融合发展,丰富旅游类型与活动内容;(3)加强人员培训和运营监管,提升旅游服务管理水平.
文献关键词:
网络文本;地质公园;旅游形象;游客感知;太姥山
作者姓名:
罗镁玲;毛志莹;叶永祥;陈馨;朱里莹
作者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罗镁玲;毛志莹;叶永祥;陈馨;朱里莹-.地质公园旅游形象感知——以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J].台湾农业探索,2022(05):64-70
A类:
B类:
旅游形象感知,以太,太姥山,山国,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旅游,人文特色,旅游活动,探究影响,响地,内在因素,旅游产业,携程网,美团网,在线旅游平台,网络评论,评论文本,数据基础,ROSTCM,挖掘软件,内容分析法,地质遗迹景观,游客认知,心部,文本语义,语义网络,次中心,三层结构,情感倾向,积极情绪,地方特色,地质类,旅游地,求同,存异,资源融合,旅游类,活动内容,人员培训,运营监管,旅游服务管理,网络文本,游客感知
AB值:
0.3649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