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乡村治理中村民的参与有效与有效参与——基于民主立方理论的比较分析
文献摘要:
乡村治理有效需要村民的有效参与.实践观察发现,促进村民参与的制度措施未必能促进村民有效参与,即使制度保证村民能够参与有效但也不一定能实现有效参与,同时相同制度安排下有的乡村村民参与有效,而有的乡村村民参与无效.运用民主立方理论,结合实证调查研究,发现相同制度条件下村民参与实践呈现的形式和效果上的差异在于:满足参与主体、参与方式和参与影响三方面的描述性标准只能保证村民的参与有效,而要实现村民的有效参与,还必须满足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三个评价性标准.这就解释了参与有效却无法达致有效参与的重要原因在于评价参与有效性标准的情境性:某一或所有维度上更优的参与并不必然有利于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当适合治理情境且能促进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时,即使在某一维度或所有维度上并不是更优的参与依然是有效参与.这说明主体性因素比制度性因素更重要.因而在乡村治理中基层干部容纳村民参与的意愿是影响村民参与有效性的最关键因素,同时也需要从考核制度和选任制度上激励基层干部实施参与式治理.
文献关键词:
乡村治理;村民参与;参与有效;有效参与;治理情境
作者姓名:
杨莉
作者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11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莉-.乡村治理中村民的参与有效与有效参与——基于民主立方理论的比较分析)[J].探索,2022(04):131-146
A类:
B类:
乡村治理,中村,有效参与,方理,治理有效,实践观察,观察发现,进村,村民参与,制度措施,未必,必能,民有,定能,制度安排,排下,村村,实证调查,制度条件,下村,参与实践,异在,参与主体,参与方式,而要,公平性,评价性,达致,参与有效性,情境性,治理情境,明主,主体性因素,制度性,基层干部,容纳,考核制度,选任制,参与式治理
AB值:
0.3388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