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作为"记忆之场"的族谱及其民俗学价值
文献摘要:
作为中国宗族组织的重要标识物,族谱具有法国历史学家诺拉所谓的"记忆之场"的文化特征.它承载着一个家族乃至国家的文化记忆.从历史发展来看,族谱记录宗族谱系和人员名单的现实功能逐渐衰退,记忆功能日趋增强,其内容也并非完全是真实客观的历史记录,而是带有记忆性文本的特征.今后,民俗学对于族谱的研究可从四个方面入手加以推进:一是将其中的远古祖先叙事视为古代神话传说的活态传承方式,研究其体现在不同异文中的讲述策略;二是研究不同姓氏或支派的族谱和国家正史之间的互文关系,揭示中国传统社会礼俗互动、大传统与小传统相互交织的文化传承机制;三是透过修谱行为以及族谱中的世系图和行第排列观察中国家族的组织方式与秩序结构;四是研究族谱在不同地域和民族中的传播及其在地化特征.
文献关键词:
族谱;神话传说;文化记忆;记忆之场;民俗资料
作者姓名:
王霄冰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 中文系,广东 广州 510275
引用格式:
[1]王霄冰-.作为"记忆之场"的族谱及其民俗学价值)[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2(02):21-29,75
A类:
B类:
记忆之场,族谱,民俗学,宗族组织,标识物,有法,历史学家,诺拉,文化特征,一个家,文化记忆,人员名单,现实功能,渐衰,记忆功能,真实客观,历史记录,记忆性,远古,祖先叙事,神话传说,活态传承,传承方式,异文,同姓,姓氏,支派,正史,互文关系,中国传统社会,礼俗互动,大传统,小传统,相互交织,传承机制,修谱,世系,列观,组织方式,序结构,不同地域,在地化,地化特征,民俗资料
AB值:
0.5073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