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生态伦理探析
文献摘要: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质是不断保持国家治理的内在善性.国家治理的善性取决于其伦理合理性,而伦理合理性又取决于生态伦理价值定位.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将国家治理导向合乎生态伦理的方向.我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遵循生态理性,按照生态伦理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准则来治理国家,通过良好的国家治理即生态善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探索和实践着"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不断地将其中国化与时代化,致力于寻求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生态善治之道.毛泽东同志关注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和资源控制来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邓小平同志注重从法律和制度上确保生态伦理建设的顺利开展,江泽民同志重视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问题,胡锦涛同志根据当代和未来发展的需要适时提出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责权共担"的新时代生态伦理理念,将自然界视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向人们展现了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充满生态伦理情感的生命世界.因此,中国特色的生态伦理在理论旨归方面是要提出适应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哲学,在实践旨归方面是要提出适应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规范伦理.
文献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生态伦理;国家治理现代化;生态善治;人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叶冬娜
作者机构: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叶冬娜-.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生态伦理探析)[J].东南学术,2022(05):13-23
A类:
B类:
国家治理现代化,生态伦理,伦理探析,断保,善性,理合,伦理价值,价值定位,建设进程,治理导向,合乎,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态理性,照生,基本精神,基本准则,生态善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价值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探索和实践,伦理关系,时代化,毛泽东,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资源控制,生活环境,邓小平,顺利开展,江泽民,胡锦涛,科学发展观,尊重自然,责权,生命共同体,新时代要求,生命世界,论旨,道德哲学,实践旨归,规范伦理
AB值:
0.3372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