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建设用地爬坡潜在重点县域识别与分析
文献摘要:
研究目的:识别全国建设用地爬坡潜在重点县域,服务国家低丘缓坡开发用地宏观管控.研究方法:以县域为统计单元,利用人口普查、数字高程模型和建设用地遥感解译数据,建立识别框架开展识别,并借助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平均最近邻距离等方法对识别结果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识别框架分人口集聚势能、人均用地门槛和用地比率门槛3方面要素,共计9项判别指标,被识别县域须同时满足所有判别指标要求;(2)共识别出潜在重点爬坡县域311个,它们整体具备人口密度较大、坡地建设现象较普遍、建设用地需求较旺盛的统计特征;(3)潜在重点爬坡县域绝大部分位于东部季风区,尤其集中于温暖湿润的南方地区.研究结论:在全国范围上统筹指标体系,判断县域建设用地的爬坡迫切程度和潜力,可为深入谋划低丘缓坡开发用地指标的区域分配政策提供基础参考,有利于重点区域推进实施集约式爬坡和防止建设用地增量浪费.
文献关键词:
坡度;建设用地;重点爬坡县域;识别框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彭秋志;朱丹
作者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093;云南省高校高原山区空间信息测绘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昆明 650093;云南省自然资源与规划智慧创新实验室,云南昆明 65009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彭秋志;朱丹-.中国建设用地爬坡潜在重点县域识别与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22(09):102-110
A类:
重点爬坡县域
B类:
建设用地,重点县,识别与分析,研究目的,服务国家,低丘缓坡,开发用地,人口普查,数字高程模型,遥感解译数据,识别框架,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最近邻距离,人口集聚,势能,判别指标,别县,指标要求,人口密度,坡地,旺盛,统计特征,绝大部分,东部季风区,暖湿,湿润,南方地区,围上,用地指标,区域分配,分配政策,重点区域,区域推进,集约式
AB值:
0.367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