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产权残缺的折价效应及影响机制:基于秦皇岛市"小产权房"交易价格的研究
文献摘要:
研究目的:基于秦皇岛三个市辖区"大""小"产权房市场交易价格数据,探究产权残缺在住房交易价格中的折价效应,并测度其中由于产权残缺引致的教育资源差异对交易价格的影响.研究方法:Hedonic特征价格模型、倾向得分匹配(PSM)和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结果:(1)产权残缺的折价效应在理论上包括产权不清导致交易成本升高所带来投资价值的折价,以及无法享受完整产权所保障的公共服务而导致使用价值的折价.(2)控制其他因素,秦皇岛"小产权房"相较"大产权房"折价约42.31%.(3)"小产权房"折价效应中约25.81%可归因于无法享受完整产权所保障的公共基础教育资源.研究结论:产权残缺的折价效应客观存在,深入探讨产权残缺对"小产权房"价格的影响对理解不动产交易价格形成机制具有理论意义,并在实践中为化解产权残缺带来的负外部性提供可能的治理思路.
文献关键词:
产权残缺;小产权房;折价效应;特征价格;PSM-DID模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秦波;郝美竹;杨莹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872;秦皇岛市山海关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河北 秦皇岛 066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秦波;郝美竹;杨莹-.产权残缺的折价效应及影响机制:基于秦皇岛市"小产权房"交易价格的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2(08):66-74,130
A类:
B类:
产权残缺,折价效应,秦皇岛市,小产权房,交易价格,研究目的,市辖区,房市场,市场交易,住房交易,引致,Hedonic,特征价格模型,倾向得分匹配,PSM,双重差分模型,DID,交易成本,本升,投资价值,受完,使用价值,归因于,基础教育资源,客观存在,不动产,价格形成机制,负外部性,治理思路
AB值:
0.24029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