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筇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分布特征
文献摘要:
在云南省大关县木杆镇选择4种筇竹林分类型:天然筇竹—阔叶树混交林、天然筇竹—山茶混交林、天然筇竹—人工黄皮树混交林、人工筇竹—黄皮树混交林等,研究不同筇竹林分类型、不同土层深度(0~20、20~40和40~60 cm)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结果表明:1)天然筇竹—阔叶树混交林的土壤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高于其他3种林分类型,人工筇竹—黄皮树混交林的土壤蔗糖酶活性高于其他3种林分类型,说明人工施肥处理对提高蔗糖酶活性有一定的作用;2)除天然筇竹—阔叶树混交林的蔗糖酶外,4种林分类型的土壤酶活性在土层0~20 cm达到最大值,并且随着土壤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除天然筇竹—人工黄皮树混交林的蔗糖酶和脲酶与过氧化氢酶、人工筇竹—黄皮树混交林和天然筇竹—山茶混交林的酸性磷酸酶与过氧化氢酶、天然筇竹—阔叶树混交林的酸性磷酸酶与蔗糖酶无显著相关外,其他酶活性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研究表明林分类型和土层深度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重要因素.
文献关键词:
筇竹;林分类型;土壤酶活性;土层深度;云南省昭通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袁翎凌;董文渊;钟欢;陈新;夏莉;黄小东;谢泽轩;蒲婵
作者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昆明650224;西南林业大学筇竹研究院 昆明650224;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昆明650224;大关县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昭通6574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袁翎凌;董文渊;钟欢;陈新;夏莉;黄小东;谢泽轩;蒲婵-.筇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分布特征)[J].世界竹藤通讯,2022(02):56-61,66
A类:
黄皮树
B类:
林分类型,土壤酶活性,垂直分布特征,大关县,木杆,筇竹林,阔叶树,混交林,山茶,不同土层,土层深度,土壤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脲酶活性,土壤蔗糖酶,明人,施肥处理,壤土,关外,云南省昭通市
AB值:
0.1175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