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运动捕捉技术的蒙医震脑术手法操作特征量化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应用运动捕捉技术采集"蒙医震脑术优化方法"的运动轨迹,总结震脑术操作手法的运动学特征.方法:邀请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蒙医科主任朝鲁门教授(简称熟练者)及1名蒙医传统疗法博士研究生(简称初学者)对25位自愿参与本项目研究的健康志愿者(简称受试者)进行"蒙医震脑术优化方法",应用运动捕捉技术采集震脑术的运动学参数(周期、时间、频率、启震杵位移、关节角度、角速度),根据分析结果对震脑术手法的操作特征进行总结.结果:蒙医震脑术手法周期分为上举期、施震期、恢复期三个阶段,熟练者完成1次蒙医震脑术动作的时间为(1.77±0.073)s,操作频率为(0.56±0.021)Hz,启震杵位移(28.99±1.523)cm.操作过程中,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髋关节的运动轨迹趋势一致,但存在一定的离散度,肘关节最为明显.从整体活动度看,腕关节、肘关节的运动范围较明显,而肩关节、髋关节的运动范围相对较小.与初学者相比,熟练者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髋关节屈曲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熟练者上肢关节的运动角度较大,腕关节、肘关节角度、角速度变化明显,髋关节的运动角度、角速度较小.结论:首次对蒙医震脑术手法进行周期划分,获取了震脑术手法的运动学参数,并对其进行量化,总结了手法操作特征.
文献关键词:
蒙医震脑术;运动捕捉技术;运动学参数;操作特征
作者姓名:
姜沙秋荣;朝鲁门;白香春;白雪;张少杰
作者机构:
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包头014040;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姜沙秋荣;朝鲁门;白香春;白雪;张少杰-.基于运动捕捉技术的蒙医震脑术手法操作特征量化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2(08):20-25,31
A类:
蒙医震脑术
B类:
运动捕捉技术,手法操作,操作特征,特征量,量化研究,运动轨迹,操作手法,运动学特征,包头,科主任,熟练者,传统疗法,博士研究生,初学者,自愿参与,本项,项目研究,健康志愿者,运动学参数,关节角度,角速度,上举,恢复期,操作过程,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髋关节,离散度,活动度,运动范围,关节屈曲,角度差,上肢,速度变化,行周期,周期划分
AB值:
0.2624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